首页

美脚视频免费网站

时间:2025-05-24 04:09:42 作者:胡志明足迹中越友谊广西红色旅游线路推介活动在越南河内举行 浏览量:14859

  中新社呼和浩特7月16日电 题:“花样文旅”解锁内蒙古草原“流量密码”

  中新社记者 张玮

  内蒙古自治区第34届草原那达慕于近日正式拉开帷幕,此后的两个月时间里,内蒙古各地将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夏季文旅活动。

7月14日,内蒙古自治区第34届草原那达慕在锡林郭勒草原拉开帷幕,牧民骑马驰骋在那达慕现场。 塔拉 摄

 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,与俄罗斯、蒙古国接壤,总面积118.3万平方公里。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,保存着中国最完好的草原。进入7月,当地的夏季旅游陆续开启新的“流量密码”,草原演唱会、边境自驾、沙漠赛车、火山探险等多种花样玩法“上新”,吸引中外游客。

  “演出+旅游”持续出圈

  广州游客闵墨滢7月初追着演唱会落地呼和浩特,这座“草原都市”带给她无限惊喜。“接飞机的是身着蒙古袍、手捧蓝哈达的乌兰牧骑队员;流动摊位免费提供特色美食——烧麦、奶茶和果条;演唱会结束后,场外的传统篝火晚会令我们热血沸腾……”

  闵墨滢说,这座草原之城很温暖,“演唱会结束后,我们决定再待几天,去附近转一转”。

 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官方称,在“演唱会季”的引流下,客流辐射到整个城市的打卡点与知名景区。外地游客占比接近28%,交通、餐饮、文化娱乐和住宿4项消费,累计占比达约82%。

7月5日,薛之谦在呼和浩特开演唱会期间,歌迷与场外乌兰牧骑演员合影。 王劭凯 摄

  文旅新业态“百花齐放”

  近年来,中国各地文旅新业态“百花齐放”。而在热气笼罩的盛夏,平均气温不超过26℃的内蒙古出圈了。一众游客即使跨越几千公里,也要一路向北,体验内蒙古的“清凉一夏”。

  70岁的湖北游客于海清和妻子一路自驾,沿着呼伦贝尔境内的G331边境公路开启一场中国北境最美之旅。游走在森林、草原、湿地中,他们沉浸于蒙古族、鄂温克族等独特的民俗风情里。

  来自清华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艾戈,则利用暑假在内蒙古避暑、“逛吃”,体验感十足。“马奶、酸奶、布里亚特包子……各种各样的美食融合了多种文化,太不可思议了!”

  呼伦贝尔市文旅部门预计,进入暑期,当地部分景区日接待游客量将超10万人次。

7月14日,内蒙古自治区第34届草原那达慕现场,由512名搏克手组成的搏克手方阵入场。 塔拉 摄

  “口岸民宿”留住“诗和远方”

  夏天的中蒙边境小城阿尔山,也成为暑期旅行的必选地之一。这里仿佛是绿野仙踪里的世界,国门、界河桥、界碑、1382驿站成为游客的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
  这几天,坐落在阿尔山市白狼镇青山脚下的3幢森林小木屋,“满房”是常态。

  “7月10日以后就一房难求了。”森林小木屋的主人李乐乐是位“00后”自媒体博主,“背靠青山”是她决定停下脚步经营民宿的重要原因。“这里山清水秀,又是口岸城市,中外游客都愿意在此‘扎营’住几天。”

  2024年上半年,内蒙古各地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.22亿人次,同比增长32.94%。据携程数据统计,2024年入夏以来,内蒙古暑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1%。(完)

【编辑:叶攀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实拍黄岩岛附近海域鱼群游过 似海洋精灵

据美联社报道,加沙各家医院正在经受着考验,灯光昏暗、没有床位、麻醉不足,到处都是“噩梦中的景象”。许多病人常常在没有足够麻醉的情况下接受手术,并在期间发出惊恐的尖叫声。

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

通过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建成的民族共富书房,更是少数民族文化“荟萃地”,不但展示着少数民族的服饰、装饰品,还收藏了100多本讲述少数民族文化的书籍。

姜国杰任重庆市副市长

为做好服务保障,江西警方推出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,优化完善领导包联、“圆桌会议”、“一企一警”等警企联系服务方式,通过“走出去”挂牌服务,“沉下去”沟通联系,“请进来”会商研究,及时全面了解企业法律需求,帮助企业查找制度管理漏洞,为企业发展提供安全指引和法律服务。(完)

国台办: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坚决反“独”促统 坚定中华文化自信

谢兰芳表示,过去20年,中国首创的网络文学以天马行空的创意故事,被全世界广泛关注。从历史题材的合纵连横、问鼎中原,到现实题材的书写时代、关照生活,从玄幻题材的阴阳五行、四海八荒,再到言情题材的花前月下、才子佳人,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是全球共通的语言。

中国减贫经验启发其他发展中国家

“歌诀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,在不同区域和生活的创作背景中,有不同的版本,丰富又有泉州独到的特色。”杨柳青表示,学习丰富多彩的泉州歌诀,对学习泉州话,了解社会生活和闽南风情民俗有很大的帮助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